目錄
    了解危疾
    目錄
    新城健康+

    透過分享各類專業健康資訊,提醒大眾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等習慣,將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由預防開始,遠離頑疾。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4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肺癌不但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更是頭號癌症殺手,2020年肺癌死亡數字高達3,910宗,佔癌症整體死亡率26.4%1 ,同時亦是香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本文將詳述肺癌症狀。

    肺癌有什麼分類?

    肺癌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小細胞肺癌」(SCLC) 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後者再可細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和大細胞癌。其他比較少見的包括神經內分泌腫瘤、類癌、原發性肺淋巴上皮瘤樣癌、肉瘤樣癌等等。

    小細胞肺癌

    多發生在男性,佔整體肺癌個案約15%,腫瘤生長快速,而且容易擴散到淋巴或其他器官,特別是腦部,所以發現時已經不能以手術切除,對仍然可以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但復發機會亦較高。

    非小細胞肺癌

    佔整體肺癌個案約70%,可以分為3類:

    1.腺癌

    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亦是女性常見肺癌類型,與基因突變有關,患者年齡一般只有40-50歲。腫瘤通常生長在肺部周邊,生長速度較慢,沒有明顯的症狀。

    2.鱗狀細胞癌

    男性常見肺癌類型,與抽煙有關,患者年齡約50-60歲。腫瘤常生長於肺部中央靠肺門的位置,容易堵塞氣管,造成肺葉萎陷,而且有縱膈腔淋巴結擴散,擴散速度較慢。

    3.大細胞癌

    佔非小細胞肺癌的5%,癌細胞體積大,形狀較圓,可生長在肺部的任何位置。此類型的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擴散能力強,難以治療。

    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其實肺癌只是一個總稱,當中包含很多不同款式的病理,不同病理亦有不同的腫瘤特性,檢查因此會有分別,用藥方案亦大為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肺癌的症狀

    由於肺癌在早期的確很難發現,即使有病徵也不太明顯,當身體出現以下7種症狀,就有可能是由肺腺癌所引起,應盡快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1. 持續性咳嗽

    2. 中帶血

    3. 胸肺反覆受到感染或經久難癒

    4. 聲音嘶啞

    5. 胸部不適,咳嗽或深呼吸時感到疼痛

    6. 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7. 容易疲倦

    病情若持續惡化,更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深呼吸時感到痛楚
    • 腹部脹大
    • 進食時容易噎到
    • 骨頭疼痛
    • 脊椎感到壓迫

    肺癌的治療方法

    肺癌的治療方法大多靠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但隨著基因醫學及標靶藥物的出現,肺癌治療方案亦變得更多樣化,加入了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並可根據腫瘤特性採取「個人化治療」,從而提升治療成效。

    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法為2

    外科手術

    對早期未有擴散的肺癌特別有效,會視乎病情來決定切除一片肺葉、兩片肺葉,或整邊肺部,以切除腫瘤及周邊部份組織,有效清除癌細胞。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

    使用高能量輻射瞄準並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體積,或將腫瘤清除,適用於早期肺癌作根治性治療或腫瘤已局部擴散的情況,或手術後用於清除剩下的癌細胞。

    化學治療

    利用化學藥物幫助患者對抗癌細胞的分裂和增長,以殺死癌細胞,對已擴散的癌症患者亦有效。對部分未有轉移的肺癌病人,醫生亦有機會因應需要於外科手術前後給予化學治療。

    標靶治療

    標靶藥物的原理是針對特定生物標記,殺死癌細胞,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常見的標靶藥物有:針對EGFR或ALK基因變異型和抗血管增生的標靶治療。對正常細胞的影響比化學治療相對較少,適用於後期肺癌患者。

    免疫治療

    透過藥物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統,令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對抗癌細胞。對癌細胞的療效較為持久,副作用亦相對較少。

    混合方案

    醫治不同期數的非小細胞肺癌,醫生亦會考慮靈活運用混合方案。早期肺癌可透過肺葉或雙肺葉切除手術來完成治療。而第三及第四期患者,因為腫瘤已經轉移至周邊淋巴組織或擴散至其他器官,手術治療不會被用為作一線治療,但醫生有時亦會考慮為第三期患者進行手術,以紓緩症狀及併發症,又或者讓病人先配合接受化療藥物及放射治療,待腫瘤被控制並縮小後,才進行手術,效果會較好。

    肺癌為香港頭號癌症殺手,初期症狀容易被忽略,所以大部分病人在初診時,病情已屬於較後期。若不幸患上肺癌,應盡快求醫,積極接受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案,把握治療黃金期。

    據統計顯示,原來大部份香港人都會嚴重低估癌症的治療時間及費用,以為在公立醫院排期便以足夠,但事實上,公立醫院排期中位數可高達85個星期,即使在公立醫院治療,治療費中位數也約需26萬港元,治療費用被低估18倍,而私家醫院治療費用更被低估61%※※

    萬一不幸確診,如果不想為家庭造成沉重的治療費用負擔,以及讓自己可以專心接受治療,投保一份價錢相宜、保障全面的危疾保險便可以成為您的強大後盾。富衛人壽「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FWD MyCover)是一份定期危疾保險,無儲蓄成分,保障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 (「3大疾病」),甚至保障特定器官之原位癌或早期癌症,更可額外附加59種危疾#。患病時,很大機會需要停工專心休養,失去固定的收入,危疾保險的一筆過賠償,可以用於醫療或生活開支上,讓您能夠更輕鬆面對疾病,避免對家庭財政造成的負擔。

    如果想更全面照顧自己的醫療開支,富衛人壽的「尊衛您醫療計劃^(FWD vPrime)自願醫保計劃能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及門診腎臟透析+的治療費用,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250萬港元,並不設終身保障限額,實報實銷合資格的醫療費用,助您能夠更輕鬆地抗癌。

    FWD可以為您帶來什麼醫療保障?
    危疾保險
    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
    • 全港首創3大疾病的額外醫療保障
    • 涵蓋特定器官的原位癌和早期癌症
    • 保額高達250萬港元

    首年保費5折
    低至
    HK$
    7
    .15
    /*
    自願醫保計劃
    尊衛您醫療計劃

    • 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

    •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 多達6個自付費選項

    • 獲得10Life「5星級」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及「5星級」Top-Up 醫療保險
    首兩年合共9個月保費折扣
    低至
    HK$
    80
    .68
    /*
    備註
    新城健康+

    透過分享各類專業健康資訊,提醒大眾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等習慣,將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由預防開始,遠離頑疾。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4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FWD危疾保高達62種危疾,首年保費低至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