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危疾
FWD編輯

FWD致力提供一系列的資訊,包括健康知識、生活消閒、理財貼士、保險學堂等,解答您的各種疑惑。而FWD網上保險平台「超基本」地提供「勁方便」的保險體驗,最快5分鐘可完成網上申請。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0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其中接受大腸癌篩查,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政府於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到底適合哪類人士參加?登記方法又如何?大腸癌篩查計劃流程為何?下文將一一解答。

為什麼要接受大腸癌篩查?

大腸癌在香港的新症數字每年遞增,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在2020年,大腸癌新症有5,087宗。大腸癌亦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在2021年,因大腸癌而死亡的人數為2,298,佔所有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為15.2%1、2。事實上,如果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治療和康復的效果就愈高。

而「大腸癌篩查計劃」目的就是為沒有病徵的人士進行檢測,從而找出患病的人或有較高風險患病的人,通常是確診疾病的第一步。大腸癌篩查就是在未出現任何大腸癌病徵前,及早發現患上大腸癌的人,以便及早治療3

甚麼是大腸癌?

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多種行為、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下,部分大腸壁細胞異常地增生,形成大腸瘜肉。大多數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瘜肉通常是良性的,但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症狀不明顯。如果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周圍的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3

3種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

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有3種:「大便隱血測試」、「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根據政府引述資料表示,就目前研究來說,暫時仍未有足夠數據證實哪一種篩查方法較為優勝。

而在3種方法之中,「大便隱血測試」為非入侵性檢測,較為方便,只需在家中按指示,以工具採集少量大便樣本作化驗。不過,這方法卻可能無法檢測到沒有出血的腫瘤。

政府建議市民需要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作為檢測大腸癌。而大腸鏡能檢查整條大腸,檢測最為清楚,發現瘜肉時更可即時切除,但可能會有出血和穿腸風險。故檢查前,宜跟醫生商討諮詢,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案3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詳情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參加計劃人士會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檢驗是否有肉眼都見不到的微量血液。若有,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其演變成癌症3

「大腸癌篩查計劃」合資格人士4

參加計劃人士必須符合下列資格:

  • 年滿50至75歲(1947至1973年出生的香港居民)
  • 持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不包括有大腸癌症狀、有高風險因素或指定期限內曾進行大腸癌篩查或檢查的人士*

#假如該人士是獲入境或逗留准許而獲簽發香港身份證,而該准許已經逾期或不再有效則除外

*基層醫療醫生會親自接見準參加者,以評估準參加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最新修訂日期:2022年12月30日)

哪些人不適合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計劃?4

考慮加入計劃的合資格人士應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相關病歷,於下列情況下,是不適宜或不需要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不適宜參加計劃人士

特性

原因

  • 有大腸癌症狀
  • 曾患大腸癌
  • 有大腸瘜肉的病歷
  • 證實患有遺傳性的腸病,或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病
  • 有患上大腸長期發炎的病歷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這類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高,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利用末端連接小鏡頭的幼軟管,通過肛門直接檢視大腸壁,準確地找出大腸有否病變。

由於計劃利用大便隱血測試,探測大腸內壁的微量出血,因而在沒有出血的情況下,未必把病變識別出來,可能耽誤病情。因此,這類人士不適宜參加計劃。

經醫生確認不適宜進行大腸鏡檢查

這類人士即使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也由於種種原因,不宜進行大腸鏡檢查,因而失卻參加計劃的意義,更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焦慮。也有某些情況,即使證實患上大腸癌,其牽涉的治療也不會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根本沒有必要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上述例子包括嚴重心肺毛病、不宜接受手術等。

不需要參加計劃人士

情況

原因

  • 過去十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並且結果正常
  • 過去五年內曾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並且結果正常
  • 過去兩年內曾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並且結果正常

若沒有明顯的家族史,現時本地的專家建議 (1) 每一或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 (2) 每五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 (3) 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進行大腸癌篩查。由於這三種方法效用相若,所以不需要同時使用或在建議的時間內參加計劃進行覆檢。

大腸癌篩查流程4

  1. 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按此
  2. 尋找參加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
    • 瀏覽計劃官網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3565 6288以獲取醫生名單
    • 留意診所門外張貼的標誌
  3. 約見基層醫療醫生
    • 於診症當日須出示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醫生會先評估求診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 簽署同意書,正式登記加入計劃
    • 獲派發計劃參加者的資料包,包括大便隱血測試採便管
  4. 在家自行採集大便樣本
  5. 將樣本交到指定收集點
  6. 等待醫生通知測試結果
    • 若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需再次約見醫生以了解詳情,並經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
    • 若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陰性:繼續留意是否有大腸癌症狀,每2年再接受測試

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金額4

大腸癌篩查計劃由政府大幅度資助,並沒有設定參加者限額。每次診症獲政府資助280港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第二次診症。

在計劃下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8,500港元;若無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7,800港元。大腸鏡醫生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000港元的額外費用。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登記方法

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約有240名,在約680個診症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當中超過70%的診症地點不會就大腸鏡檢查或若需切除瘜肉收取額外費用。
合資格人士如欲參加篩查計劃,應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詳情可瀏覽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網頁,或致電3467 6300向申請及諮詢中心查詢1

FWD可以為您帶來什麼醫療保障?
危疾保險
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
  • 全港首創3大疾病的額外醫療保障
  • 涵蓋特定器官的原位癌和早期癌症
  • 保額高達250萬港元

首年保費低至5折
低至
HK$
7
.15
/*
自願醫保計劃
尊衛您醫療計劃

  • 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

  •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 多達6個自付費選項

  • 獲得10Life「5星級」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及「5星級」Top-Up 醫療保險
家庭投保額外免1個月保費
低至
HK$
79
.71
/*
備註
立即報價
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
25
投保額
HK$ 1,000,000
HK$300,000HK$2,500,000
選擇您的計劃
月繳
年繳
人氣選擇
自主揀二合一計劃
(包含危疾權益及額外醫療保障)
投保額HK$1,000,000
HK$
--
/
自主揀升級計劃
(包含危疾權益)
投保額HK$1,000,000
HK$
--
/
自主揀標準計劃
投保額HK$1,000,000
HK$
--
/
使用優惠碼
添加

常見問題

我的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代表患有大腸癌?
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表示大便中帶隱血,而這情況也可因大腸癌以外的其他情況引致。你應與醫生商量作進一步檢查,以確定出血原因。
可否使用醫療券來支付額外費用?
醫療券不能用作支付額外費用。
醫生通知,大便隱血測試樣本被「拒絕」,那是甚麼意思?
政府資料顯示,大便樣本遭化驗室拒絕化驗的常見情況包括: • 化驗表格上的資料不足或與採便管上的資料不符 • 採便管没有清楚寫上你的姓名或採便日期 • 採便管被弄髒了 • 採便管受到破損 • 大便樣本在採便當日起計4天後才提交 • 大便樣本在發出日期(即你從基層醫療醫生獲發採便管當日)起計算八星期後才提交 • 如果兩個大便樣本都同樣遭化驗室拒絕化驗,基層醫療醫生會主動聯絡你,以便補發另外兩支採便管
FWD編輯

FWD致力提供一系列的資訊,包括健康知識、生活消閒、理財貼士、保險學堂等,解答您的各種疑惑。而FWD網上保險平台「超基本」地提供「勁方便」的保險體驗,最快5分鐘可完成網上申請。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0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FWD危疾首年保費低至5折,全港首創確診先賠不足再報銷!😎

優惠至 202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