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了解危疾
    目錄
    新城健康+

    透過分享各類專業健康資訊,提醒大眾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等習慣,將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由預防開始,遠離頑疾。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3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大腸癌既是香港第二常見癌症,同是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於2020年,就有超過5,000宗大腸癌新症1,發病率更有上升趨勢。有鑑於此,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大腸癌篩查計劃。大眾亦不妨由認識大腸癌開始,了解日常飲食習慣與這種癌症的關係,以減低患癌風險。

    大腸癌的發病位置

    大腸是整個消化系統的最後一個部份,所有食物在經過胃部及小腸進行消化及吸收營養後,便會進入大腸,並先在結腸吸收水分,剩餘的廢物就儲存於直腸,亦即是糞便,等待腸道蠕動以排出體外。

    然而,大腸內壁細胞有機會不正常地生長,因而出現瘜肉、潰瘍或其他腫塊。雖然這類瘜肉多為良性,但仍有小部份可能轉化發展成為惡性腫瘤,亦即是大腸癌。

    大腸癌

    大腸癌6個高風險飲食習慣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是未知之數,但患癌風險因素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中不少都關係到飲食習慣及其引申而來的身體狀況,其中有機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飲食因素2包括:

    1. 全穀類及膳食纖維不足

    • 非水溶性纖維(全穀、葉菜等)不會被腸內細菌發酵分解,並能吸收水分,使大便體積增加,一方面稀釋致癌物質的濃度,另一方面促進排泄,減少致癌物質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
    • 水溶性纖維(豆類、水果等)可被大腸中的細菌加以發酵,促進腸道健康,維持大腸黏膜正常分化

    2. 進食經高溫烹調的肉類

    • 肉類經高溫炭燒、煎炸和煙燻時,所產生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和雜環胺(HCAs)可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 建議以較低溫煮食,或在煎炸前先將肉稍為煮熟,縮短高溫煎炸的時間

    3. 進食過量飽和脂肪

    • 飽和脂肪來源包括動物油脂、磚裝植物牛油、椰油,以及使用棕櫚油製造的食物

    4. 經常進食加工肉食

    • 部分醃製食物中含有硝酸鹽,在胃酸作用下會與蛋白質產生化學作用,合成極強的致癌物亞硝酸胺

    5. 肥胖或體脂過高

    • 建議控制熱量攝取,切勿暴飲暴食,保持體重平衡於標準範圍內
    • 體重指標BMI計算方法:
      • 體重(公斤)/身高(高)2
      • 亞洲人標準範圍為18.5-22.9

    6. 持續飲酒

    • 酒精在身體中會代謝成乙醛,它會破壞身體DNA並阻止身體修復,即有機會讓細胞在生長時失去控制,因而形成癌腫瘤。
    • 大腸癌飲食

    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大腸癌

    早期大腸癌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相當高,可達至85%以上1,因此,及早察覺大腸病變,就有機會盡早確診並接受治療。香港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並在有需要時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並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演變成癌症。

    除此以外,觀察全日排便的狀態及身體變化,亦是大家能在家中自我檢測的絕佳方法。需要留意的狀態包括:

    • 排便習慣變化:從正常排便,變成經常出現肚瀉或便祕
    • 糞便形狀:經常如手指般幼長,甚至是更幼細的條狀
    • 糞便色澤與狀態:顏色呈暗紅的血便,並夾雜黏液
    • 後天貧血:本來非貧血體質,卻突然出現經常性貧血,且查無原因
    • 體重莫名持續下降:在沒重大壓力、三餐正常的情況下,體重不斷下降

    以上狀況若有三項或以上符合,則請求醫以進行進一步檢查,以判斷大腸是否出現異常,及早發現及治理大腸癌。

    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若閣下是高危一族,例如有家族患癌歷史、長期吸煙、 酗酒、長期接觸致癌物如石棉、輻射、加工食品等,都應該進行身體檢查及癌症篩查,即使無高危因素,亦建議在50歲後開始篩查。」

    總結

    大腸癌在本地發病率相當高,然而,只要能在多注重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並養成留意排便狀況的習慣,就有機會及早察覺大腸腫瘤的出現,從而在尚未惡化及擴散之前,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提升存活率。

    據統計顯示,原來大部份香港人都會嚴重低估癌症的治療時間及費用,以為在公立醫院排期便以足夠,但事實上,公立醫院排期中位數可高達85個星期,即使在公立醫院治療,治療費中位數也約需26萬港元,治療費用被低估18倍,而私家醫院治療費用更被低估61%※※

    萬一不幸確診,如果不想為家庭造成沉重的治療費用負擔,以及讓自己可以專心接受治療,投保一份價錢相宜、保障全面的危疾保險便可以成為您的強大後盾。富衛人壽「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FWD MyCover)是一份定期危疾保險,無儲蓄成分,保障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 (「3大疾病」),甚至保障特定器官之原位癌或早期癌症,更可額外附加59種危疾#。患病時,很大機會需要停工專心休養,失去固定的收入,危疾保險的一筆過賠償,可以用於醫療或生活開支上,讓您能夠更輕鬆面對疾病,避免對家庭財政造成的負擔。

    如果想更全面照顧自己的醫療開支,富衛人壽的「尊衛您醫療計劃^(FWD vPrime)自願醫保計劃能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及門診腎臟透析+的治療費用,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250萬港元,並不設終身保障限額,實報實銷合資格的醫療費用,助您能夠更輕鬆地抗癌。

    FWD可以為您帶來什麼醫療保障?
    危疾保險
    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
    • 全港首創3大疾病的額外醫療保障
    • 涵蓋特定器官的原位癌和早期癌症
    • 保額高達250萬港元

    首年保費5折
    低至
    HK$
    7
    .15
    /*
    自願醫保計劃
    尊衛您醫療計劃

    • 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

    •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 多達6個自付費選項

    • 獲得10Life「5星級」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及「5星級」Top-Up 醫療保險
    首兩年合共9個月保費折扣
    低至
    HK$
    80
    .68
    /*
    備註
    新城健康+

    透過分享各類專業健康資訊,提醒大眾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等習慣,將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由預防開始,遠離頑疾。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3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FWD危疾保高達62種危疾,首年保費低至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