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了解危疾
    目錄
    新城健康+

    透過分享各類專業健康資訊,提醒大眾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等習慣,將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由預防開始,遠離頑疾。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5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腦癌為惡性的腦部腫瘤, 2020年香港約有一千宗案例,當中271宗為惡性1。因腦部結構複雜,腫瘤的治療方法亦相當多變,本文將解構腦部結構,了解腫瘤在不同位置對人體的影響、症狀、以及不同期數的存活率。

    腦腫瘤的常見位置

    腦部作為人體重要的器官,內部結構既複雜又精密,分為大腦(cerebrum)、小腦(cerebellum)及腦幹 (brain stem)三部分。大腦又分為左半球及右半球,並可分為前面的額葉、外側的顳葉、頂部的頂葉及後方的枕葉,而大腦表面大量凹凸的皺褶及溝槽,充滿神經細胞,可持續控制及指揮身體不同感官及肢體功能。

    大腦(cerebrum)

    掌管所有高層次精神功能

    左腦

    掌管身體右邊的活動,負責寫字、說話、數字及邏輯

    右腦

    掌管身體左邊的活動,負責藝術、音樂、以及創意

    額葉(frontal)

    與思維、想像力和人格特徵有關

    顳葉(temporal)

    與聽覺、視覺、記憶、認字、 行為性格有關

    枕葉(occipital)

    視覺中樞,亦與辨認顏色、讀和寫有關

    頂葉(parietal)

    人體感受到冷、熱、觸、痛等知覺中樞

    小腦(cerebellum)

    與身體姿勢的平衡及肢體動作的協調有關

    腦幹(brain stem)

    負責人體的呼吸、血壓、心跳、警覺度

    當腦部不同的位置出現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便會對腦神經組織產生傷害,或產生水腫、阻塞性水腦等,在相對應的功能上會出現異常或不適感,如:

    腦部位置功能出現異常或不適感
    前額葉影響認知功能、性格、智力下降、判斷力異常
    頂葉產生麻痺感、影響方向感
    枕葉視覺障礙、視力模糊、視野改變
    顳葉影響聽覺、視覺和記憶力認知、行為性格
    運動區影響手腳活動,手腳無力
    語言區影響語言能力、理解能力下降
    小腦平衡感失調
    腦癌

    腦癌期數及存活率

    若醫生評估病人有機會患上腦腫瘤,可透過以下的神經系統檢查及影像診斷作詳細的診斷。

    神經系統檢查:

    • 測試腦部能力
    • 測試手腳協調能力
    • 測試神經反射作用能力
    • 檢查視力,並用眼睛檢視鏡查看視盤有否浮腫
    • 檢查視神經末梢,判斷顱壓是否偏高
    • 檢查聽力
    • 測試臉部、舌頭及肢體肌肉強度和力度
    腦癌存活率

    影像診斷:

    • 磁力共振(MRI)
    • 電腦掃描(CT scan)
    • 頭顱X光片
    • 正電子X光線掃描(PET scan)
    • 動脈造影(Angiogram)
    • 腦電圖(EEG)
    • 活組織檢查(Biopsy)
    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腦部出現腫瘤, 直接壓住腦神經,所引起的病徵與中風類同,所以要依靠掃描檢查, 才能排除某些可能性。」

    若確診為腦腫瘤,醫生會再以患者的年齡及身體狀況,來分期及預估病情。而原發性腦癌中最常見的神經膠質瘤,會以下面的準則來分期:

    分期特性存活率
    第一期
    • 惡性程度最低
    • 透過複雜性較低的手術治療便可得到良好的療效
    存活率最高
    第二期
    • 生長速度相當慢
    • 侵犯鄰近的腦組織,或發展成惡性度較高的腦腫瘤的機會較微
    存活率較高,治療後有機會復發
    第三期
    • 生長速度非常快
    • 惡性度較高
    • 有侵犯鄰近腦部組織的機會
    存活率一般,有機會復發
    第四期
    • 惡性度最高
    • 異常細胞並快速增生
    • 大範圍地侵犯鄰近的腦部組織
    • 腫瘤有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和壞死的細胞
    存活率較低

    腦癌治療方法

    大腦具有「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機制,讓現時大部分標靶藥物和傳統化療都較難進入腦部,讓腦腫瘤的治療效果未如理想,因此,醫生一般會透過手術及放射治療,先清除轉移的腦內癌細胞,再配口服化療,以提升存活率。

    治療方法適用患者特性
    外科手術
    • 身體狀況理想,只有少量腦轉移部位,手術能一次清除
    • 腦腫瘤直徑大於2至3厘米,導而致腦壓升高,需以手術即時緩解
    • 創傷性較大
    • 術後可能仍有小量腦腫瘤細胞殘留,需配合輔助放療減低復發風險
    放射治療
    • 腦轉移腫瘤數量較多、擴散至較深入的位置
    • 手術切除風險過高,例如腫瘤處於危險位置,包括腦幹、丘腦或重要神經區域
    • 全腦放療(WBRT)
      • 對腦組織影響較大,一生人只能接受一次全腦放射
    •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
      • 以高劑量放射線直接射向腦腫
      • 不用全身麻醉,患者接受度較高

    化療藥物
    • 應用於初確診和復發性的膠質母細胞
    • 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腫瘤電場治療(TTFields)
    • 完成手術和同步放化療後採用
    • 藉著特定頻率的交變電場,干擾癌細胞的分裂,從而控制其生長,甚至令其凋亡
    • 需要長時間佩戴電極治療貼,不會影響患者日常作息
    腦癌治療

    腦部的複雜性,讓診斷腦腫瘤變得較為困難,惡性腦癌亦不易被察覺。幸而,醫學日趨進步,無論是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至嶄新的腫瘤電場治療都更加精準,若能及早作針對性治療,有望能在對患者生活質素影響較少的情況下,提升存活率。

    據統計顯示,原來大部份香港人都會嚴重低估癌症的治療時間及費用,以為在公立醫院排期便以足夠,但事實上,公立醫院排期中位數可高達85個星期,即使在公立醫院治療,治療費中位數也約需26萬港元,治療費用被低估18倍,而私家醫院治療費用更被低估61%※※

    萬一不幸確診,如果不想為家庭造成沉重的治療費用負擔,以及讓自己可以專心接受治療,投保一份價錢相宜、保障全面的危疾保險便可以成為您的強大後盾。富衛人壽「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FWD MyCover)是一份定期危疾保險,無儲蓄成分,保障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 (「3大疾病」),甚至保障特定器官之原位癌或早期癌症,更可額外附加59種危疾#。患病時,很大機會需要停工專心休養,失去固定的收入,危疾保險的一筆過賠償,可以用於醫療或生活開支上,讓您能夠更輕鬆面對疾病,避免對家庭財政造成的負擔。

    如果想更全面照顧自己的醫療開支,富衛人壽的「尊衛您醫療計劃^(FWD vPrime)自願醫保計劃能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及門診腎臟透析+的治療費用,每年保障限額高達1,250萬港元,並不設終身保障限額,實報實銷合資格的醫療費用,助您能夠更輕鬆地抗癌。

    FWD可以為您帶來什麼醫療保障?
    危疾保險
    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
    • 全港首創3大疾病的額外醫療保障
    • 涵蓋特定器官的原位癌和早期癌症
    • 保額高達250萬港元

    首年保費5折
    低至
    HK$
    7
    .15
    /*
    自願醫保計劃
    尊衛您醫療計劃

    • 全數保障一系列住院及手術費用

    • 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 多達6個自付費選項

    • 獲得10Life「5星級」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及「5星級」Top-Up 醫療保險
    首兩年合共9個月保費折扣
    低至
    HK$
    80
    .68
    /*
    備註
    新城健康+

    透過分享各類專業健康資訊,提醒大眾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等習慣,將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由預防開始,遠離頑疾。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5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FWD危疾保高達62種危疾,首年保費低至5折!🤩